2009年初建完阳台后,在领导的要求下,又装修了地下室,重新粉刷了整个房子,还换了地毯地板。在2011年底,开始了厨房翻新,考虑到旧吧台会跟新厨房不配,在拆旧厨房时,就连吧台一起拆了。
以前的旧吧台是这样的。
拆掉吧台后剩下的架子。地上的油漆桶是用来刷厨房的。
我们很多有同样房型的邻居在装修房子的时候,把这个吧台都拆掉了;这个位置也改做了其它用途。可领导还是想在房子里有一个吧台,所以我们去当地吧台商店看看有啥选择。看完之后,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吧台没有成品可买,只能定制。既然需要定制,我就看看能不能自制。于是上网研究如何制做家庭吧台。看了两个网站之后,加上我在装修地下室的时候经常去 Home Depot,知道有哪些材料选择,我就决定自己来制做这个吧台了。
为了简化制作,买了一个24英寸宽的橱底柜(高36英寸、厚24英寸),两个12英寸宽的橱吊柜(高30英寸、厚12英寸),一个18英寸宽的吊柜酒瓶架子(高30英寸、厚12英寸),还有脚线板(toe kick board)。我们在吧台商店看吧台时,领导和我都很喜欢吧台扶手(bar rail / armrest),于是在网上买了两根橡木吧台扶手,和一截拐角。另外在 Home Depot 买了三块 3/4 英寸厚的 4 x 8 英尺的橡木胶合板,1 x 4 英寸的橡木板, 1 x 3 英寸的橡木条,一些宽的橡木装饰条(oak chair rail moulding),还有一些窄的橡木装饰条(oak shoe base moulding)。制作吧台的材料就齐了。
2012年2月,厨房翻新好了,地板也换上了新木地板,就开始制做吧台了。先是改制厨底柜,保留柜子下面的门,切掉上面抽屉的一部分,切出来的地方用来安装小水池的。然后把柜子固定在地板上。
接下来是固定三个吊柜。吊柜不像底柜那样有脚线(toe kick),所以装在地板上时就需要用木方子垫高到脚线高度(toe kick height)。这样不仅吊柜有了底柜那样的脚线,而且吊柜顶端跟底柜顶端一样高了。
然后用 2 x 4 英寸的方子做个架子来加固吊柜和支撑以后要安装的台面。
下面的大板就是一块3/4 英寸厚的 4 x 8 英尺的橡木胶合板。
把大板裁至所需尺寸,然后用木螺丝钉在在架子外面。
这一面的板子不是一块整板,而且还有缝隙,这是因为这一面是用是大板裁剩下的板子拼起来的。不过没有关系,后面安装装饰边框时都会盖住这些缝隙。
下面两张是安装好台面后的照片。
台面是由两块厚 3/4 英寸的板子组成的,都是从 4 x 8 英尺的橡木胶合板裁出来的。下面的板子是用木螺钉钉在架子上的,上面的板子是粘在下面的板子上,并且从下往上用木螺钉固定住。所以整个台面上没有一个螺丝孔。
台面用的是胶合板,而胶合板的侧边很不美观(如下面照片所示),需要处理一下。用台锯(table saw)把 1 x 3 英寸(实际尺寸 3/4 x 2-1/2 英寸)的橡木条裁成 1-3/4 英寸宽,然后再用台锯裁出一个 1/8 英寸的小檐(如下面照片所示)。
然后用强力胶(heavy duty liquid nails)把这木条粘在台面侧面作为台面内沿。这强力胶的强度足够强,无需再用钉子或螺丝了。
接下来是装装饰边框。大部分的装饰边框的板子是台面胶合板的余料的用台锯裁出来的。如果一块装饰边框板子的窄边会暴露在外的话,就用 1 x 4 英寸的实木橡木板。装饰边框是用强力胶粘上去的,没有用任何钉子或螺丝。
装饰边框的内侧还能看到胶合板的夹层。窄橡木装饰条的一个边的尺寸恰好是 3/4 英寸,跟胶合板的厚度一样。把窄橡木装饰条 45 度角斜切到所需要的长度,然后粘到装饰边框的内侧。这样不仅盖住了胶合板的夹层,还增加了美观。
下面两张照片是装上了吧台扶手之后。
吧台扶手先用胶粘上去,再从下面用木螺丝固定。
下面是用台式转锯切橡木宽装饰条,用来做装饰图案。
然后用强力胶把切好的装饰条粘到吧台上。
等强力胶干了后,用木工腻子(wood filler)把吧台上拼接时所留的缝隙填上。等腻子干了后,用砂纸打磨整个吧台。打磨好后,就可以上漆了。
上漆前,先用胶带纸(masking tape)把边界粘好以免涂上漆。
先上底漆,底漆需要上好几遍。
然后上清漆,清漆也需要上好几遍。
漆干了后,就该装小水池了。小水池的花岗岩台面和水槽是给我们厨房装大理石台面的公司送的。自己买来了水龙头安装好,接上上下水,这个吧台就完成了。
刷底漆时我急了点,没有刷好,我有些不甚满意。不过领导对此不以为意,她很喜欢这个吧台。只要领导高兴,就好。